icon 当前位置:长者版 > 统计信息 返回首页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6004H/2023-00320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统计局 成文日期:2023-07-25
责任部门:银川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3-07-25
名 称:2023年上半年银川市服务业平稳回升

2023年上半年银川市服务业平稳回升

    上半年,全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稳步恢复,服务业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总量效益不断提升总体增速实现平稳回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服务业增加值639.35亿元,同比增长6.3%,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5.8%,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4个百分点。

一、服务业运行总体平稳

(一)服务业总量效益提升,经济贡献日渐突出。从总量看,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9.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4%,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高48.2和3.0个百分点。从增速看,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与全国全区基本持平,增速位于五地市第三位。从贡献率看,服务业贡献率仅次于第二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5.8%,低于第二产业6.1个百分点,高于第一产业43.5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稳定器的作用愈发突出。

(二)八成以上行业持续增长,多点发力促进恢复批零、住餐、交通、金融、其他服务业保持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5.7%。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1.5%,延续一季度两位数增长态势。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紧随其后,分别同比增长8.7%和7.2%。与一季度相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增速分别加快7.7、3.8和0.3个百分点,对行业的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交通运输继续增长,现代物流不断发展。从客运量来看,公路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47.3%,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128.3%,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97.4%,比一季度分别加快42.5、68.6和75.3个百分点。从营业收入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56.26亿元,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51.9%,同比增长18.9%,增速较一季度加快8.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7.9个百分点,对规上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位于十大行业首位。

(四)旅游消费不断恢复,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上半年,银川市持续打造贺兰山东麓旅游带和黄河金岸旅游带精品线路,赏花、研学、露营、夜游、美食等跨界融合,不断推动旅游市场持续恢复。从营业收入来看,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比增长497.9%,休闲观光活动386.4%,名胜风景区管理同比增长379.1%,旅行社及相关管理同比增长363.3%,游乐园同比增长137.0%,文艺创作与表演同比增长88.3%,电影放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43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比一季度提高0.51个百分点。

(五)企业信心持续增强,市场预期不断改善据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显示:25.2%的企业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增加,本季度盈利减少企业比上季度减少4.3个百分点。33.6%的企业对本季度企业经营状况评价为良好,36.9%的企业对下季度企业经营状况预期乐观,比对企业经营状况评价为不佳和对市场预期不乐观企业比例分别高17.2和24.9个百分点,企业经营预期和信心持续恢复。  

二、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一)部分行业增速较上季度回落。从增加值增速来看,服务业六成以上行业增速较一季度回落。房地产业回落明显,增速由正转负,由一季度同比增长3.2%回落至二季度同比下降0.2%,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非营利性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回落4.4、3.4、2.4和1.6个百分点,行业发展还需加力。

)新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从行业来看,传统行业发展平稳,总量增速均处于合理增长区间。非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77.1%。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2.0%,对全市服务业的推动作用还待加强。

(三)规上服务业企业两极分化明显。从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占比较大。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大中企业占比25.9%,小微企业合计占比超70%。从收入规模来看,营业收入两极分化较明显。收入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20亿元,收入排名后五十位的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4%和8.2%。从企业恢复状况来看,近一半企业仍处于恢复阶段,营业收入增速同比下降的企业有134家,占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47.5%。

三、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支持新兴行业发展,依托2023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大会,围绕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远程教育等领域,加强与科研机构、互联网公司、行业龙头洽谈合作。持续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发挥部门牵头抓总职能作用,理清银川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路径,围绕“六新”“六特”产业发展需求,发展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

(二)壮大小微企业,增强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动能。凝聚部门合力,融合发改、商务、网信等多方力量,采取分类指导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强化政策叠加效应,在项目、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加快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让营利性服务业领跑经济增长。

(三)紧盯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产业升级。积极引导生活性服务业企业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节约企业成本,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发展产业链经济。推动文化体育娱乐业等行业发展,加强商业、文化、旅游、交通等行业跨界融合,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促进产业延伸,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