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当前位置:长者版 > 统计信息 返回首页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6004H/2023-00191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银川市统计局 成文日期:2023-05-05
责任部门:商贸服务业科 发布日期:2023-05-05
名 称:1-2月银川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回稳向好 恢复基础仍需夯实

1-2月银川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回稳向好 恢复基础仍需夯实

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重点行业支撑有力,中小微企业持续恢复。但仍然面临着用于核算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部分行业增速较缓、企业盈利面收窄、科技型人才供应不足等压力,恢复质量、效益还有待提升,恢复基础还需继续夯实。

一、主要运行特点

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1.59亿元,同比增长2.4%。从全国全区来看,同比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全区1.0和5.9个百分点。从同比来看,低于上年同期9.8个百分点,从环比看,增速较上月回落10.6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整体持续恢复,但恢复速度较缓。

(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8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6家,同比增长14.7%。从行业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入库企业较多,合计新入库企业28家,占规上服务业新增企业数的77.8%。从县区来看,金凤区、西夏区、灵武市新增入库企业数靠前,合计新入库企业30家,占新增企业数的83.3%。

(二)十大行业“四增六降”,整体发展“喜忧参半”

规模以上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中,4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77.6%、41.1%、10.1%和1.3%,合计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7.0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47.1%、25.2%和10.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60.7、16.5、52.2个百分点,合计下拉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9个百分点。

(三)中小微企业稳步恢复,民营经济焕发生机

1-2月,规上服务业中249家中小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54亿元,同比增长4.1%。中小微企业数量占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88.6%,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的85.5%,营业收入增速高于规上服务业1.7个百分点。216家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43亿元,同比增长1.24%,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较快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行业中,民营企业覆盖率达70%以上,且行业增速均高于或等于规上服务业行业整体增速,展现了较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四)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接触型服务业有序恢复

1-2月,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接触型服务业不断恢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6%,增速排十大行业门类首位,创去年来新高,增长主要来源于居民服务业。房地产业逐渐回暖,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41.1%,其中,房地产租赁经营业收入增长3倍以上,房地产中介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不断恢复,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20.5个百分点,其中,文化艺术业、娱乐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88.5%和21.7%。

(五)交通运输引领行业,规模速度持续增长

1-2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17.94亿元,同比增长10.1%,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总体营业收入的43.1%,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1.3%,创去年以来新高,作为纳入核算的重点行业,其增长对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提高大有裨益。道路运输业紧随其后,实现营业收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17.6%,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30.1%,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4.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增长的中坚力量。

二、存在问题

(一)纳入核算行业增速较低,影响产业整体增速

1-2月,银川市规上服务业纳入核算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8.82亿元,同比下降5.8%,低于全区11.1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纳入核算的9个行业中,5个行业增速为负。其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降速较快,分别同比下降63.8%、25.2%和17.7%,合计下拉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5个百分点。

(二)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增速较缓,生活性服务业规模较小

1-2月,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35亿元,同比下降0.32%。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3.68%,生活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1.43亿元,同比下降36.3%。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整体增速低于规上服务业2.7个百分点,生活性服务业增速低于规上服务业38.7个百分点,且生活性服务业企业25家,占规上服务业企业数的8.9%,呈现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增速较缓,生活性服务业规模较小的发展现状。

(三)业务减少成本增加,企业盈利面收窄

1-2月,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亿元,同比下降16.0%。营业成本32.84亿元,同比增长3.2%。从生产经营景气调查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275家企业中,38.2%的企业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减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本季度盈利减少企业比例较高,分别占59.4%和54.5%,市场竞争激烈、用工成本上升较快、市场需求不足和资金紧张是当前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四)人才供需不匹配,用工人数逐渐萎缩

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期末用工人数5.92万人,同比下降3.5%,增速低于2022年1-2月、2021年1-2月、2020年1-2月12.0、2.9和5.1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27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用工人数同比下降,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服务业用工人数下降较快,分别同比下降59.4%、33.3%和26.8%。从生产经营景气调查情况来看,本季度24.4%的企业用工需求增长,但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且主要缺少科研和高级技工类人才。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企业支持和引导,全面促进企业恢复

持续加强服务业企业支持和引导,对恢复较慢、经营困难的企业摸底排查,精准施策、分类施策,促进服务业企业全面恢复。有针对性加强对营利性服务业等行业企业的扶持培育,鼓励企业丰富业态、提升服务、打造品牌,把服务业规模扩展开、效益提起来。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

培育和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融合发改、商务、网信等多方力量,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不断扩大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队伍,引导个体经营向独立企业法人转变,促进小规模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强化企业为在岗职工提供技能培训责任,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中高技能人员,采取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社会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不断优化人才供给,建立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