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目的
对入住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有效关注和提升银川市各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从源头预防和杜绝因心理健康引发的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促进银川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施银川市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人心理健康评估项目,精准识别并干预老年群体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感、抑郁、焦虑等,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增强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推动养老服务向更加人性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心理健康评估的常态化开展,能够及时掌握并反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为各养老服务机构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支持计划和服务方案,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每一位入住老人都能享受到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二、调查内容
1.收集整理资料
需先收集入住老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家庭结构(如子女情况、配偶状况)、居住历史及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时间等。这些信息是了解老人背景、制定个性化评估方案的基础。
2.现场心理健康评估
情绪状态:评估老人的情绪稳定性,是否存在抑郁、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是否乐观、幸福。
认知功能:考察老人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认知功能是否受损。
人际关系:评估老人的社会网络规模、密度和质量,特别是与家庭成员、朋友及社区的联系,了解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度和广度。
乐观与幸福感:评估老人对当前生活状态是否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态度。
应对压力与适应能力:考察老人在面对生活变化或挑战时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
社会功能:考察老年人在养老服务机构或社区中的适应情况,包括对新环境、新文化的接受程度和融入能力。以及是否存在反社会人格特征。
3.撰写评估报告
现场评估结束后,将综合收集到的数据与信息,撰写详尽的评估报告。该报告将总结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网络、认知功能及适应性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个体干预建议、机构改进方案及政策建议,旨在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对目前银川市入住养老机构3100 左右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四、调查期限
因老年人在生理功能上出现听力、视力减弱,记忆力和意志减退,理解能力下降等状况,预计评估难度加大,调查时间需60天。
五、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方法进行,涉及银川29家养老机构3100多名已入住老人。
评估调查采取纸质或者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即由调查员和督导员在调查取样点发放问卷,请入住银川市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及对应护理员参与填写并收回的方式进行。问卷调研方式为一对一为主,对于自理老人根据养老机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一对多调查。
六、组织方式
银川市民政局为本次调查的主体单位,主要负责协调监督等工作。具体实施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第三方机构按照主体单位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
七、数据发布
本次调查相关资料统一报送给第三方机构,统计资料的公布由银川市民政局按照规定进行。
八、数据安全
为了确保养老机构及入住老年人的隐私及数据安全,在评估过程中将对机构和老年人采用匿名化编号处理,并一人一档健全评估信息,统计资料的及评估结果的使用由银川市民政局按照规定进行。